肝火亢奋的原因(什么原因导致肝火亢奋?)
很多人常说自己肝火很旺,怎么降?就像很多人说自己脾胃不好,如何补脾胃是一个心理。现在这种现象有点像中国古代金元时期朱丹溪的“养阴派”和李东垣的“补土派”。为什么这么说?朱丹溪提倡滋阴降火,是因为人体阳多阴少,容易产生虚火或实火。李东垣认为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于脾胃虚弱或受伤引起的,所以他主张滋补脾胃。以我们现在的情况,感觉有点这样。一直以来,我们要么喊着生气,要么说自己脾胃不好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肝火是什么引起的。
许多人说这是由于失眠、工作压力或过于辛辣的饮食等。我个人觉得不对。失眠是恼人的,但失眠或辛辣饮食也影响心脏和消化。为什么不说心如火,脾如火?
这主要是由于肝脏的特性。在中医理论中,肝主藏血,主疏泄,体阴用阳。怎么理解呢?疏肝主要是指疏气机,即全身的气机。在疏肝的调节下,气机通畅,血液运行正常。气机失调容易导致血液运行异常,如气机受阻,血液运行受阻。气机失调可能导致血液溢出血管。比如说有人气得吐血,或者情绪激动,导致脑出血。当肝血或肝阴不足时,肝阳相对容易亢奋,产生虚火,即所谓的“肝火”。
还有一种情志主肝疏泄,就是世俗欲望,这也得益于肝调气机的作用。气血和谐,情绪平稳;气机紊乱,情绪波动。而肝脏是“喜饱而厌郁”的脏腑,有“将军之官”之称。它不喜欢萧条,喜欢繁华。肝的气机也是主,即上行;胆对应的气机下行,所以它们上下调节全身气机。
当身体内部出现一些问题时,会影响疏肝理气机制的功能,从而导致抑郁或易怒。因此,当肝脏自身出现问题时,可能会导致全身气机的紊乱;也有可能是内脏出了问题,导致肝脏引流不畅。所以可以看肝火旺不旺。你想清肝吗?不能因为口干、口苦、烦躁等就用一些降肝火的药物。这可能导致肝火不但不降,反而更加旺盛,脾胃被苦寒药所伤。下面分享两个刘渡舟先生的案例给大家,看看大家觉得应该清肝吗?
李某某一般深夜喝浓茶或咖啡提神,晚上工作,白天头晕,经常萎靡不振。很长一段时间,到了晚上,我会感到兴奋,睡不着,心烦,口干舌燥,很苦,严重到需要出去喊几声才舒服。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。按照中医的说法,你认为是肝火太旺而降火吗?看他的舌头。它鲜红无毛,脉弦细。最后他没有清肝泻火,而是用黄连阿胶汤清心泻火,滋肾水。三剂之后,他不再烦躁和苦涩,安详地睡着了。
因夫妻不和吵架的黄某某,患有精神分裂症,胡言乱语,烦躁不安,口臭,腹胀,便秘一周,舌苔黄厚,脉干滑有力。这是肝火炽盛,需要泻肝火吗?刘老先生给他喝了润肠通便汤(大黄、黄芩、黄连)。一周后,他恢复正常。
以上两个是刘老先生的真实案例。是不是看似肝火亢盛的东西不一定是肝火亢盛,或者说不一定要清肝?像这样的还有很多。不要因为口干舌燥,口苦就生气。如果经常肝火泄泻,不仅容易导致精神萎靡,还特别伤胃,还可能是阳虚。当可能出现肝气郁结时,我们会采用疏通和放松气机的方法。气郁则火郁,不一定泻。李东垣还自创了一个方子,叫升阳三活汤,比较适合有些气郁在胃里,出不了太阳的气,几次泻过火药的人。
下次怀疑自己肝火熊熊,想要拥有的时候,想想根本问题在哪里,是不是真的需要!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老古网立场。